注重顶层设计,政策制度逐步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文件是开展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工作的重要遵循和依据。山东从省级层面逐步对消防审验工作进行全方位指导,加强审验管理,规范审验流程。出台《山东省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实施细则(暂行)》,联合省消防救援总队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工作的若干措施》,加强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规范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行为。
同时,鼓励各地改革创新,选取部分市县开展创新试点,探索解决消防审验难题的路径。济宁市、泗水县通过印发档案管理办法,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水平;日照市制定了住宅建筑消防验收现场评定项目标准化清单,将评定事项细化分解为客观选择、记录指标,切实提高现场评定标准化水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办理消防设计审查1535个,消防验收1406个,审批效能显著提高,有效保障了项目落地投产。
强化监督检查,监管机制不断健全
《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管理暂行规定》对参建各方的责任义务提出了具体要求,山东坚持严管重罚,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压紧压实责任上下真功见实效。会同消防救援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下达整改通知书,有效维护了市场秩序。
严厉查处违法违规行为,自2019年至2023年6月,全省累计罚款4296万元。其中,2022年办理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验收相关行政处罚案件415件。在2022版《山东省安全生产举报奖励标准》中,新增了建设工程消防审验举报奖励标准,充分发挥有奖举报的社会监督作用,严查快处违法行为。分批对全省建设工程消防审验违法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强化警示教育,有效管控安全风险,从源头减少火灾隐患,防范事故发生,筑牢建设工程消防审验安全防线。
抓住关键环节,技术支撑持续筑牢
消防审验专业性强,涉及门类众多,山东强化技术支撑,在完善技术标准上,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等信息化手段开展消防审验工作,分类指引技术标准体系不断完善。
持续构建“4+N”技术体系。在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2个技术导则基础上,制定《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编制标准》等4部地方标准,对消防设计文件和查验报告、设计审查要点和验收标准、审验程序进行规范和统一。针对各地对建筑工程消防规范部分条文理解不一致、执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编发了建筑结构、消防给水与灭火设施、电气、暖通空调、疑难解析5部建筑工程消防审验技术指南,分专业详细答疑释惑,全省建筑工程消防审验技术体系初步构建。
持续加大审验信息化建设,省、市、县共用的全省建设工程消防审验系统上线运行,县城和县级以上城市的消防审验全面纳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实现全业务全流程的“一网通办”和“掌上办”,助推消防审验政务服务更科学、更专业、更精细。
整合各方资源,社会协同初见成效
为破解住房城乡建设系统消防审验人才不足、科研力量薄弱等问题,山东整合各方优质资源,积极构建消防审验社会机构协同服务体系。一是强化社会联动。加强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合作交流,建立消防科技技术研究中心、消防审验技能实训基地,在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基地建设及业务培训、技术咨询及科研合作等方面广泛合作。二是强化协同服务。鼓励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三方服务机构、协会组织积极参与相关课题研究、标准制定、项目评审等工作。三是强化专家智库作用。依托平台建设省市县三级共享共用技术专家库,重点攻关破解消防审验“疑难杂症”,结合2023年省重大项目清单,在全省开展服务重大项目建设“消防审验专家行”活动,有效破解消防验收“问题多”“整改难”等关键堵点,助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
下一步,山东省将联合其他专业工程行业主管部门在完善提升全省消防审验政策制度等四个体系上持续发力,推动全省消防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